沈阳市聚焦四普“新发现” 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 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
欢迎登陆今日辽宁网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值班热线:024-31209211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今日辽宁网 >> 文化 >> 文旅

沈阳市聚焦四普“新发现” 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 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

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2025年4月25日,沈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沈阳博物馆召开“沈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旨在精准把握全国四普工作要求,明确当前加大新发现文物普查工作任务,深度、专业推进文物普查工作。
沈阳市聚焦四普“新发现” 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 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
       会议分阶段组织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和专家论证会。沈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19个成员单位负责同志、4大普查片区指导组组长、13个区、县(市)普查单元负责同志及其普查队队长、业务骨干90余人参加了会议。同时会议特别邀请了辽宁省“四普”办标准规范组组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李海波、省市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参会。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爱玲参加会议并进行工作部署。
沈阳市聚焦四普“新发现” 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 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

沈阳市聚焦四普“新发现” 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 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
       会议提出,当前全市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为精准落实国家要求,会议深度解读国家、省普查工作要求,通报了近期辽宁省四普工作进度,并传达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来辽宁调研督查的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全市“四普”工作实际,对近阶段沈阳市普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此次将全市新发现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与专家论证会合并召开,目的在于快速摸清我市四普新发现文物底数,做到应普尽普、应保尽保,并通过省市区协同、部门联动发力,确保5月底前高质量、大幅度完成新发现普查任务。会议明确了五点工作要求:一是锚定目标,全力冲刺攻坚:以5月底为关键节点,全面完成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任务;二是强化协同,凝聚工作合力:各成员单位建立“问题共商、信息共享”机制,压实属地责任;三是严把质量,确保普查实效;四是深化宣传,推动成果转化;五是统筹兼顾,筑牢文物安全防线。各单位、各地区要切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攻坚战,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沈阳市聚焦四普“新发现” 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 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

沈阳市聚焦四普“新发现” 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 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
       在随后的专家论证会上,由沈阳市文物局精心遴选7位考古及文物保护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沈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认定专题论证,对沈阳市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进行阶段性论证。会上,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大普查片区指导组、13个区、县(市)普查单元普查工作负责人以及普查队分别详细介绍了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点位信息及存在问题,并提请专家组进行深入研讨论证。专家组严格依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总体方案》《辽宁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以及国家、省四普办相关要求,经集体评估论证,最终形成论证意见。
沈阳市聚焦四普“新发现” 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 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

沈阳市聚焦四普“新发现” 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 工作推进会暨专家论证会
       截至目前,沈阳市四普工作成果显著,已完成1530处不可移动文物复查,普查进度和数据质量全省领先。已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约190处。其中,新发现古文化遗址为164处、新发现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 20处,这两种类型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占比分别为83.6%、10.5%。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为康平县郝官屯镇段家窝堡西北遗址,该遗址年代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辽金时期,是一处保存较好的聚落遗址,此次普查在该遗址采集了新乐下层文化的典型遗物,该遗址对于研究新乐下层文化的分布、辽河平原区考古学文化间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新发现比例达12.7%,预计普查结束后这一比例将超过15%。此次普查成果意义重大,是对城市文脉的系统梳理,将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助力沈阳历史文脉传承与发展,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动能。
(编辑:今日辽宁网)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